为展示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教学能力,交流培养经验,提高培养质量,拟举办“宁波大学首届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研究生院
承办单位:电竞博彩
二、比赛内容
1.教学设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选择相应教学内容。在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情和教材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形成教学设计方案。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1。
要求:教学设计须为word文档(docx格式),A4排版,宋体小四字号,1.25倍行距,图文清晰。
2.模拟授课。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录制5-6分钟的教学视频。教学过程应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体现选手的信息技术教学基本功。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2。
要求:视频文件大小控制在360M以内, MP4格式。视频画面稳定,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教学环境光线充足,声音清晰,无明显失真,无噪声杂音干扰。不建议使用字幕和配乐。
三、比赛要求
1.参赛选手必须是我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读研究生。
2.报名作品为压缩文件,命名为“学院名称+选手学号+选手姓名”,包括教学设计word文档和授课视频。其中教学设计配图清晰,命名为“选手学号+选手姓名+作品题目+JXSJ”;模拟授课视频命名为“选手学号+选手姓名+作品题目+SKSP”。参赛作品内容中不得包含泄露选手姓名等个人信息,一旦发现违规信息,即取消参赛资格。
3.参赛作品请于2018 年9月5日之前将电子版发到[email protected]。联系人:蒲老师(645000)。
四、比赛方法和奖项设置
1.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由组委会聘请专家采用匿名通讯评审的方式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打分,遴选出优秀选手进入决赛。
2.决赛将于2018年9月中旬举行。决赛采用说课、模拟课堂讲课和答辩的方式,由组委会聘请的专家组,现场打分,评出获奖选手。
具体流程:抽取主题→(1)课件制作(60分钟)→(2)模拟授课(10分钟)→(3)原理阐释(5分钟)→(4)现场问答(5分钟)→现场打分。
3.决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奖次,颁发奖状。
附件:1.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2.模拟授课评分标准
宁波大学研究生院
2018年6月25日
附件1: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评价指标 |
评 价 内 容 |
设计理念 (10分) |
强调立德树人的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公民。 |
激发学生开放、合作、协商的行动意识,鼓励运用计算思维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
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
教学内容 (10分) |
选择能体现学科信息素养的核心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前瞻性,知识内容比较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 |
教学目标 (10分) |
依据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设置准确、合理,可测性强,有层次,并体现提升信息素养的基本导向。 |
重点难点 (10分) |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围绕重难点设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教学过程 (50分) |
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鼓励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 |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
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 |
教学中能够注意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反映新信息。 |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
技术应用 (10分) |
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化设备。 |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 |
附件2:模拟授课评分标准
评价指标 |
评 价 内 容 |
教师素养 (20分) |
语言清晰易懂,生动流畅,语调适宜,充满感染力,使用普通话。 |
仪态端庄、举止从容,肢体语言应用恰当。 |
表达表情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 |
思路清晰、思维缜密,具有较好的思维品质。 |
教学过程 (50分) |
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能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 |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
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 |
教学中能够注意吸收本学科最新成果,反映现代教育技术新进展。 |
面向全体、注重差异,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
技术运用 (20分) |
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化设备。 |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 |
教学特色 (10分) |
教学创新明显,特点鲜明,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