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2017年宁波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说明(电竞博彩 部分)

发布时间:2016-10-24 阅览数: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

2017年我校共有115个专业 (其中专业硕士或领域17)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详见://graduate.dianjing88app.net/info/1073/11616.htm

招生专业目录、学位点介绍、考试大纲届时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graduate.dianjing88app.net/zsgz/qrzsszs.htm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国家组织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需取得所报考专业6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合格成绩(需有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复试时需加试2门本科主干课程。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我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有关规定执行。

 4.报名参加我校除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外的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5.报名参加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代码105开头的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考试人员,须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规定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于已经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

(三)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入伍批准书编号)、退役(退出现役证编号)等相关信息。

(四)接收推免生。申请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需在 “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yz.chsi.com.cn/tm)办理网上报考录取等手续,不得再参加全国统考。接收推免生的具体内容详见《宁波大学关于2017年接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graduate.dianjing88app.net/info/1073/11590.htm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网上报名技术服务工作由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现场确认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相关报考点进行。报考点工作人员发现有考生伪造证件时,应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一)网上报名

1. 报名时间

20161010日至10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预报名时间:2016924日至927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教育网址://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3.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提供真实材料。因不符合报考条件、相关政策要求及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等,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规、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招生单位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暂行)》严肃处理。

3)考生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一志愿报考其他学校的考生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生源缺额信息并填报调剂志愿。

4)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5)考生请务必认真填写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等信息,以确保复试录取阶段能保持联系。

(二)现场确认

1.时间及材料

20161112日前,已进行网上报名的考生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毕业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当地的省级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报考点确认报名信息,并进行缴费、拍照。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具体请以意向报考点的网报公告为准,网报公告查询地址://yz.chsi.cn/sswbgg/。如有其他非常规情况或对报考点的选择有疑问,可咨询意向选择考点或者报考单位,切忌自我臆断,以免后期无法办理现场确认,甚至无法参加考试。

2.注意事项

1)在录取当年9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2)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交学历(学籍)认证报告,以供核验。

3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4)所有考生均应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四、考试

(一)初试

1.考生于20161215日至1226日,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

2.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3.初试时间:20161224日至1225(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26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4.初试地点:考生现场确认的报考点指定的考试地点。

(二)复试

1.复试由我校组织安排,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2.复试时间:一般为20173-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复试科目和复试加试科目详见我校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办法另行通知。

五、录取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考生入学考试的综合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拟录取名单。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 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硕士生按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须在拟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签订定向协议书。

3.新生报到入学后,我校将根据教育部和学校规定组织新生进行资格复审。应届本科、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入学时(91日前)如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取消录取资格;推免生未取得学士学位或本科毕业证书,或受到处分的,取消录取资格。

六、收费和奖助

    1.学费标准详见://graduate.dianjing88app.net/info/1082/11613.htm

    2.2017年奖助体系详见://graduate.dianjing88app.net/info/1082/11612.htm

    3.学校通过采取减免学费、发放特殊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等方式,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资助力度。

    4.我校为研究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七、相关说明和其他注意事项

1.同等条件下,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

2.硕士专业学制为2-3年,各专业的具体学制,届时可查询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3.人文与传媒学院(暨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学术型旅游管理专业(中法合作),基本学制:3年(2年中国、1年法国),合格的毕业生可同时获得中法双方颁发的学历和学位证书。

4.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习方式一般采用集中面授与自学相结合,不脱产学习,在宁波大学校区授课。具体届时见相关学院网站的后续通知。

 

5.若发生考生与原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而造成考生不能报名、考试、录取就读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6.近三年我校自命题科目试卷真题://graduate.dianjing88app.net/zsgz/sy/xxfw/zykzt.htm

7.本简章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最新政策相冲突,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最新政策执行。

8.有关招生信息请随时留意我校研究生院的网页上“招生工作”中的相关通知//graduate.dianjing88app.net/zsgz/sy.htm,如有变动,以我校网页公布的报名办法、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相关信息为准。

9.2017年我校与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开展联合招收培养研究生,具体内容届时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10.硕士生导师介绍: //graduate.dianjing88app.net/zsgz/dsxx.htm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代码)专业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专业课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学制

003电竞博彩 (0574-87609279)

040101教育学原理

01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

02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概论

1、中国教育史

2、教育心理学

3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1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方向

5

课程与教学论

1、中外教育史

2、教育心理学

(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中小学资格证)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1、高等代数

2、数学分析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4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科学教材分析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5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化学教材分析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6小学教育方向

2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侧文)

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侧理)

1、教育心理学

2、现当代文学(侧文)或高等数学(侧理)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7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2

综合英语

1、教育心理学

2、综合英语

040105学前教育学

01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2

学前教育学

1、学前教育史

2、学前心理学

040106高等教育学

01 高等教育管理

02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03 比较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史

6

高等教育学

1.教育心理学

2.管理学

040107成人教育学

01成人教育学原理

02社区教育

03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2

教育管理学

1、教育学

2、教育心理学

040110教育技术学

01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02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

03多媒体学习

04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实践(含动态网页制作、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等,可任选一项)

1、教学设计

2、教育心理学

3

040201基础心理学

01认知过程与人格

4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心理学基础与研究方法

1、基础心理学

2、心理学研究方法

 

本专业不招收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和英语专业之外的其他跨专业考生。

(同等学力考生需在复试时提供六门本科核心课程合格成绩单: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发表一篇心理学相关学术期刊的论文)

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1学习心理与教学过程

02社会性发展与学校教育

8

040203应用心理学

01经济与管理心理学

02健康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10

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

01教育管理

02教育经济

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2教育学

832教育管理学

教育经济学

1、管理学

2、教育心理学

045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045101教育管理

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3教育管理

面试:①考查专业基础和专业背景

②英语口语

 

1、管理学

2、教育心理学

3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4语文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原则上要求考生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10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5数学教学论

1、高等代数

2、数学分析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6化学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化学教材分析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10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7英语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综合英语

(原则上要求考生具有英语专业背景)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8教育技术学

面试: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实践

②英语口语

1、教学设计

2、教育心理学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面试:①心理咨询理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

②英语口语

1、发展心理学

2、咨询心理学

(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在复试时提供六门本科核心课程成绩单: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发表一篇心理学相关学术期刊的论文)

3

 

045118学前教育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40学前教育史

面试:①考查专业基础和专业背景

②英语口语

1、学前教育史

2、学前心理学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文件为准

(代码)专业名称

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初试科目

复试专业课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学制

003电竞博彩 (0574-87609279)

0451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045101教育管理

3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3教育管理

面试:①考查专业基础和专业背景

②英语口语

 

1、管理学

2、教育心理学

3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

2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4语文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原则上要求考生具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1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5数学教学论

1、高等代数

2、数学分析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6化学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化学教材分析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35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7英语教学论

1、教育心理学

2、综合英语

(原则上要求考生具有英语专业背景)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

6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8教育技术学

面试:①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与实践

②英语口语

1、教学设计

2、教育心理学

045115 小学教育

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41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面试:①考查专业基础和专业背景

②英语口语

 

1.教育心理学

2.现当代文学(侧文)或高等数学(侧理)

3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

8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39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面试:①心理咨询理论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

②英语口语

1、发展心理学

2、咨询心理学

 

(同等学力考生还需在复试时提供六门本科核心课程成绩单: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发表一篇心理学相关学术期刊的论文)

045118学前教育

7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33教育综合

840学前教育史

面试:①考查专业基础和专业背景

②英语口语

1、学前教育史

2、学前心理学

 

 

 

 

 

 

 

 

 

硕士学位点介绍

003电竞博彩

0401 教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

教育学是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现有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属于管理学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和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学位点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30余人,博士20余人。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凝聚力强、积极向上的教学和科研团队,近年来获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50余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教材多部。教育学一级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一流建设学科,同时拥有省部级学科平台、研究基地多个,为科研、教学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040101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原理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学位点负责人为吴黛舒教授。

教育学原理学位点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专门知识,熟悉教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雄厚的相关学科知识修养、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能根据教育理论和实际需要选定有价值的、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并能运用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和教育研究与管理机构的教师、研究和管理人员。近年来,教育学原理教师团队以项目主持人的身份承担了纵横向课题2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厅市级项目10余项。纵向课题经费达100多万元,横向项目的经费达30万元。以第一作者署名身份出版著作10多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权威期刊《教育研究》上发表论文8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等全文转载20余篇。获浙江省、教育部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8项。获宁波市“十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先进表扬个人1人。该学位点下设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2个方向。

教育基本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从教育实践变革入手,进行了教育基本理论的创新性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教育学学科生成与发展、基础教育改革、教科书发展与演进、浙东文化与教育、教育生活史等。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熊和平教授,教育学博士,宁波市人文社科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对象,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各级科研奖励多项。现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厅市级课题多项。

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方向,主要研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获得的专业领域的成长机制与规律。探求适合中小学为主的兼顾高等院校的教师成长的实践策略,力图立足于学校教育的现实,建立一系列教师发展的实践模型。本方向的研究领域及其特色主要有两个:一是以教师的教育改革行为研究为切入点,丰富教师发展理论。二是以教师的身份与角色的转变为切入点,建构了当代教师专业发展中新型身份的确立机制及其理论基础。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吴黛舒教授,教育学博士,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现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浙江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基金项目1项,其他课题多项。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总体介绍)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该学位点所在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该学位点主要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中小学师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室、教科院所、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事业的高级研究与管理人才,重点研究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内容,服务于省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课程与教学论团队拥有专任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10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并获省部级等各级奖励10余项。

学位点负责人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郑东辉教授,教育学博士,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郑东辉教授主要从事课堂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改革以及家庭作业等领域的研究。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课程·教材·教法》、《教师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各1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市级课题10 余项,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近10 项。主持在研1项国家社科基金,10万元以上横向课题3项。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1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课程与教学论理论研究方向致力于课程与教学基本问题、课堂学习与评价、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发展等问题的研究。近年来,该方向研究人员在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师评价素养等领域产生了许多具有地区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主持完成5项省部级以上课题,主持在研国家级、省级和厅市级课题10余项,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一流期刊上发表文章100余篇,部分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多年来,该方向积极为地方教研部门、大学教务部门、中小学校教科室输送高质量的专业人员。

目前,该方向拥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所所长郑东辉教授,教育学博士,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郑东辉教授主要从事教师专业发展、课堂评价以及家庭作业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市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全球教育展望》、《课程·教材·教法》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多项。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教材、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长期以来,该方向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该方向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种科研项目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目前,该方向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冯铁山教授,教育学博士,宁波大学首届最美导师,曾任省重点专业语文教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师教育以及德育原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新诗教”实验、诗意语文、诗意德育以及诗意语文教师形象塑造等系列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思想战线》、《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省哲社规划重点课题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3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数学课程、教学、学习、评价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为我国数学教育研究领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扎实、富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数学教育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基础教育输送高层次的数学教师。

目前,该方向教授2人,副教授3人。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邵光华教授,主要从事数学课程、数学教学基本理论及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数学通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8部,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哲社科研优秀成果二等、三等奖5项,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3项,其他课题多项等。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4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我国科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学教育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方向带头人为周勇副教授,教育学博士,长期从事科学与化学课程设计与实施、科学与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及其他课题多项,出版学术专著《综合科学课程开发范式论》与《新课程下的评价观与评价策略》,主编与参编学术著作5部,并在《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学术论文。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5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我国化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化学教育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方向带头人为王存宽教授,现任宁波市化学学会副秘书长兼高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1项,浙江省新世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教材1部,宁波市哲社课题1项、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宁波大学重点教学研究课题1项等。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06小学教育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的小学教育方向是根据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而新增的一个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小学生学习心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课堂教学、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文理兼融、学有专长、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够独立开展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该方向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7部,主持完成各类课题10多项,有6项课题研究成果获省市级以上优秀成果奖。现正承担和主持省、市级课题项目10余项。

目前,小学教育方向拥有教授4名,副教授8名。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沈丹丹教授。沈丹丹教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名教师,全国“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人选,长期从事小学教学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能融教育、教学、科研于一体,深入小学第一线开展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曾担任小学校长多年,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主编和参编教材、教学参考书24本,主持、参与完成省、市级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10余项,有4项获市政府基础教育成果奖、市教育科研成果奖。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7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学位点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致力于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材与教学研究及高素质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与发展研究,既重视对外语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跟踪、把握与研究,又注重对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探讨,直接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服务,同时培养视野开阔、专业基础知识宽厚、富有创新与专业思维、能够独立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学术方向带头人为陈柏华教授、博士,长期从事中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编学术著作一部,参编多部。以第一负责人完成的研究成果获部级优秀成果奖一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市级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主持完成省级项目一项、市级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市教研项目和校学科项目的研究。

040105 学前教育学

学前教育学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该学位点致力于学前教育基本理论、社区与儿童家庭教育、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学前教育管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幼儿学习问题及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近年来,该学位点的教师承担省、部级、国家社科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及专业教材等共14部,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有数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复印。

作为有一定历史又是新兴的一门专业,学前教育学学位点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拥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硕士7人;该方向学术带头人为陶志琼教授,现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先后在《学前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和省部级、厅市级课题及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106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高等教育学学位点主要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的理论基础,具有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和掌握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及管理知识技能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目前,该学位点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或研究员3人、副教授4人,博士4人。近年来该专业教师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60余篇,出版了10余部专著,多项成果获全国、省、校级多项奖励。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该学科研究主要围绕东部地区地方高校建设展开,研究大多具有国际视野和时代特征,从国内看在研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发展模式上渐成特色。

该学位点现有3个研究方向:(1)高等教育管理;(2)区域高等教育发展;(3)比较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史。

该学位点负责人为贺国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2001年被教育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200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以来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第五、六届学科规划组专家。代表性著作有:《外国高等教育史》、《西方大学改革史略》等。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及《比较教育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多篇论文分别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主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国家一般课题“外国职业教育史”(2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战后美国教育史”(2009)等。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及全国性奖励,其中《欧洲中世纪大学》2011年获全国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107 成人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是隶属于2011年获批的一级学科学位点教育学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该学位点下设成人教育学原理、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三个研究方向。本学科点致力于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社区教育管理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等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索。长期以来,我们在成人教育管理模式、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成人院校转型、社区教育模式探讨和老年教育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该学位点教师在《教育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种科研项目30多项。目前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种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部级优秀成果一等奖6项、二、三等奖20余项等。

目前,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拥有教授3名,副教授8名。学术带头人为乐传永教授,现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人教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研究生学科评估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兼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务理事、全国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教学会成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浙江省成职教协会高教分会副会长、宁波市成人高等教育研究会会长等。在各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国家级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政府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3项,其他各种获奖2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等5项。学位点导师马启鹏教授、卢美芬教授、孙立新副教授等都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在《教育研究》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多项。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孙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315016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040110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该学位点致力于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多媒体学习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长期以来,该硕士点在多媒体学习、教育绩效技术、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建设了专门的眼动实验研究室、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实验室,具有优越的研究条件。近几年,该方向的教师在《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开放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种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等各类优秀成果奖4项。

目前,教育技术学硕士点拥有教授1名,副教授4名。该学位点负责人为王海燕副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各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

学位点主要导师徐晓雄博士、副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出版专著两部,在《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关注和致力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社会化媒体促进大学学习与发展等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2心理学(一级学科学位点)

心理学是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为宁波市重点建设学科。现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目前,该学科已形成“社会认知与人格”、“健康心理学”、“社会性发展与品德教育”、和“决策过程与经济心理学”四个具有鲜明特色与优势的学术研究方向。根据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武汉邱均平版)提供的评价数据,2012~2015年,该学科综合实力在全国102个一级学科单位中分别位列前31.70%16.67%16.67%20.58%,连续两年进入全国四星级学科行列。

该学科现有专业研究人员22名,其中教授(研究员)4名,副教授6名,82%的研究人员具有博士学位。专业研究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1名,其中浙江省人民政府首届高校优秀教师1(张锋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和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1(张林教授),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李伟强副教授)2009年以来,在国家财政部“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项目”和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省属高校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项目”支持下,已建成完善的“心理学实验中心”,拥有总价值超过500万元的实验设备和配套设施,购置有Neuroscan 64通道事件相关电位系统1套,Visage视觉刺激呈现系统1套,眼动记录与分析仪3套,多导生物电采集分析系统1套,Spirit 16通道生物反馈仪1套、行为观察分析系统1套等先进实验设备和相关的配套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软件,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近五年来,该学科完成各级各类课题60余项,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策略研究”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级课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的现状调研”等,支出科研运行总经费250余万元。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洛因戒除者的行为控制功能及其对海洛因使用行为的自动化加工机制研究”(2011,张锋)和“残疾人社会疏离问题及其发生机制”(2012,张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险决策遵循整合模型还是启发式模型?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检验”(2013,汪祚军)等国家级科研课题,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可供支出科研总经费200余万元。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Adaptive Behavior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Psychopharmacology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等国外重要学术期刊以及《心理学报》和《教育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心理科学》等一级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6部,教材4部。其主要科研成果“海洛因戒除者的行为冲动性:基于DDTIGT任务反应模式的探讨(张锋等)”先后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和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3);“行为表征水平与心理距离间不具自动化联接特性:来自图片-词汇Stroop范式的实验证据(张锋等)”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5);“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市民化研究”(陈传锋等)和“老年抑郁干预与心理健康服务” (陈传锋等)分别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8)和三等奖(2009);《组织学习动力研究》(原献学)获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8);《自尊:结构与发展》(张林)获得浙江省社科联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11)

该学科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质量,自2006年首届研究生毕业以来,已有4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后停止评审),包括:由2006届级研究生曾祥春完成的“任务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指导教师:杨心德教授),由2008届研究生郑丽丹完成的“基于情感性动机的病理性网络用户的认知冲动性”(指导教师:张锋教授)2010届研究生陈建勇完成的“海洛因戒除者用药期待的自动化加工特性”(指导教师:张锋教授)和由2011届研究生申之美完成的“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控制加工抑或自动加工?”(指导教师:张锋教授)20142015年度,3篇学位论文被评为宁波大学研究生“卓创”学位论文,包括:由2012届研究生李文涛完成的“残疾人歧视知觉对社会疏离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指导教师:张林教授),由2013届研究生牛忠辉完成的“自我-他人决策差异:基于建构水平理论的研究”(指导教师:张锋教授),和由2014届研究生马婷完成的“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及其可塑性——残疾人行为正性描述的启动效应”(指导教师:张锋教授)。该学科指导研究生完成的3项课外科技成果获得省级以上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奖励,其中由孙芳萍等同学完成的“农民‘村转居’后社会心理状态:全国十省百区万户调查”先后获浙江省第十一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2009,指导教师:陈传锋教授),由申之美等同学完成的“心理距离对行为表征的影响:评价内容效价的作用”先后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国家级三等奖(2011,指导教师:张锋教授),由邱俊杰等同学完成的“‘旁观者清’与‘问人不疑’的心理学探究——人际亲密度和决策采纳度对他人风险决策偏好的影响”获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3,指导教师:周艳艳博士、张锋教授)。在宁波市研究生学术节活动中,3名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荣获“学术之星”金奖,2014级研究生刘燊同学的论文“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荣获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优秀研究生论文二等奖”(2015)2012年本校首次评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来,该学科已有10余名研究生获得此殊荣。

该学科2017年计划在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三个专业的5个培养方向招生学术性硕士研究生2522)名。

注:该学科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和英语专业之外,不招收其它跨专业考生。该学科同等学力考生需在复试时提供六门本科核心课程合格成绩单: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以及发表一篇心理学相关学术期刊的论文。

040201 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是隶属于心理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该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功底和熟练的实验研究技能的心理学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内外心理学博士培养基地输送优秀生源,并为社会机构输送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学位点主要招生方向“社会认知与人格”主要探讨人类社会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旨在揭示人格特质对人类认知及行为过程的调节机制。其研究重点集中于两个领域:其一是关于人类社会认知过程及其脑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其二是关于特殊人群(如吸毒群体、网络依赖群体、残疾人群体等)认知过程及其人格调节机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支撑上述研究的主要在研课题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洛因戒除者的行为控制功能及其对海洛因使用行为的自动化加工机制研究(2011)”和“残疾人社会疏离问题及其发生机制(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行为评价的心理距离效应及其自动化加工机制(2010)”和“‘后见之明偏差’的心理机制:动态惊奇感转化的作用(2012)”等。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2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宁波大学最早设立的心理学硕士点。该学位点主要培养在教育领域和科研部门从事儿童青少年教育与科研的高级心理学人才,并为国内外心理学博士培养基地输送优秀生源。

该学位点目前设有“学习心理与教学过程”和“社会性发展与学校教育”两个研究生培养方向。前者旨在探讨个体学习过程及影响因素、学习与行为的关系,以及学与教的心理及其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后者旨在探讨社会性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以及学校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支撑上述研究的主要在研课题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自尊结构与发展的生态学模型研究(2009)”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道德氛围感知与道德发展的关系研究(2010)”等。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号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0203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是200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该学位点旨在培养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中从事心理学应用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国内外应用心理学博士培养基地输送优秀生源。

该学科点目前主要设有“经济与管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两个研究生培养方向。前者旨在探讨经济与管理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涉及组织学习、消费及广告心理、行为决策三个稳定且具特色的领域;后者主要开展人类病理性心理与行为的形成及其机制的基础研究以及各类心理干预技术的应用研究,以为增进人类心理幸福提供心理学依据。支撑上述研究的主要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风险决策遵循整合模型还是启发式模型?基于信息加工过程的检验(2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残疾人社会疏离问题及其发生机制(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亲社会视频游戏和人格特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2010)”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健全人对残疾人态度的模型及其与残疾人行为特征的关系(2011)”等。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位点是2006年经浙江省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点,主要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和经济学基础,具有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和掌握现代教育与管理手段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注重培养硕士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从事教学工作、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决策与管理的咨询工作。

该学位点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或研究员)4名,博士4名,学术梯队合理,研究成果丰富,在区域教育政策与学校发展研究、教育管理美学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特色和优势。近5年来,学位点主持研究各类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7项,教育部、省哲社规划等省部级项目9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4项,其他科研奖多项 。该学位点注重与区域教育部门联系,开辟《校长论坛》,邀请名校校长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

学位点负责人孙玉丽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教育管理美学理论、学校发展和教育政策分析,特别是在教育管理审美价值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学术专著《自由实践的教育管理——美学的视角》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学术专著《教育管理审美价值论》获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浙江省社科联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已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参与研究了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研究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经济发达地区中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文化机制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的制度研究”等10多项省部级、厅市级课题。

主要学术骨干徐建平博士、副教授,在《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多篇,特别在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曾荣获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先后获得省哲社规划课题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助,出版的《学校:在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入选国内首批教育管理博士文库。

学位点现有2个研究方向:(1)教育管理(2)教育经济

欢迎全国具有教育学、管理学或经济学本科基础的优秀人士积极报考。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版权所有: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51 教育(总体介绍)

宁波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是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它以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为己任,主要研究方向有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英语)、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研究方向。该点所属教育学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一流建设学科,宁波市重点学科。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职教师63人,兼职导师30余人,其中正教授20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余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0余项,总经费近300万元,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CSSCI收录7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并获省部级等各级奖励十余项。

联系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616  版权所有: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联系人:蒲老师

电话 :057487609279

    邮编:315211

E-mail[email protected]

045101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方向主要从事基础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学校发展、中小学校内部各类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该方向带头人为孙玉丽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教育管理美学理论、学校发展范式和教育政策分析。学术专著《自由实践的教育管理——美学的视角》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已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教育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参与研究了多项国家级课题,主持研究了2项省部级,其他课题多项。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学科教学(语文)方向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教材、教学理论与实践、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等研究。近年来,该方向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种科研项目多项,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该方向带头人为冯铁山教授,教育学博士,宁波大学首届最美导师,曾任省重点专业语文教育专业负责人。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师教育以及德育原理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十余年一直致力于“新诗教”实验、诗意语文、诗意德育以及诗意语文教师形象塑造等系列课题研究。在《教育研究》、《思想战线》、《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编教材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各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数学)方向主要从事数学课程、教材、教学、学习、评价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数学教师。该方向教授2名,副教授3名,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该方向带头人为邵光华教授,教育学博士。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数学通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省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研优秀成果奖5项,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及其他课题多项。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

学科教学(化学)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以及化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我国化学教育与研究领域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富有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化学教育研究的高素质化学教师。该方向带头人为王存宽教授,现任宁波市化学学会副秘书长兼高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全国科学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化学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1项,浙江省新世纪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重点教材1部,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宁波大学重点教学研究课题1项等。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编教材2部。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学科教学(英语)方向从事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教材与教学研究及高素质中小学英语师资培养与发展研究。该方向带头人为陈柏华教授、教育学博士。主持与完成的主要科研课题有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省级项目及市级项目多项,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教育发展研究》、《外国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并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编学术著作一部,参编多部。以第一负责人完成的研究成果获部级优秀成果奖一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市级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方向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绩效技术教育应用和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几年,该方向的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种科研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等各类优秀成果奖4项。该方向负责人为王海燕副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计算机辅助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关注新媒体环境下的教与学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在《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各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出版著作1部,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多项课题。

045115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方向主要研究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小学生学习心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课堂教学、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旨在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文理兼融、学有专长、理论与实践并重、能够独立开展小学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的综合性学术型专门人才。该方向的负责人是娄亚敏副教授,主持省部级课题多个、出版教材多部十几年来一直负责小学教育专业,是2015年度校王宽诚育人奖获得者。本方向的导师团队人员众多,有数学、语文、英语、科学、管理等学科方向的导师组成,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如沈丹丹、冯铁山、孙玉丽、张光陆等教授领衔指导。近年来,该方向的主要导师在国家级和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8部,主持完成各类课题20多项,有6项课题研究成果获省市级以上优秀成果奖。现正承担和主持省、市级课题项目10余项。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主要从事学习心理与教学过程、社会性发展与学校教育以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方向现有专业研究人员16名,其中教授(研究员)5名,副教授6名,高级实验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10名。专业研究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0名,其中浙江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1(张锋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和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1(张林教授),浙江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李伟强副教授)。近三年来,该方向教师获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1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该方向带头人张锋教授,心理学博士,主要从事人格过程、成瘾行为和病理性网络使用行为研究,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重要心理学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教育部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所指导的3篇研究生学位论文连续获得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所指导的3项研究生课外科技作品分别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二等奖、三等奖和浙江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二等奖,2006年被授予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称号,2012年荣获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称号。

045118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方向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原理、社区与儿童家庭教育、儿童言语教育、儿童科学教育、儿童艺术教育等研究,具体表现在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学前教育管理、幼儿园活动组织与实施、幼儿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师幼互动、幼儿学习问题及学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方面。学前教育方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拥有专职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0人;该方向带头人为陶志琼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库成员。在《教育发展研究》、《学前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和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