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00心理学(一级学科学位点)
宁波大学心理学科始于2001年,2003年和2006年先后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批心理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18年增设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授权点。近年来心理学科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围绕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科研攻关,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已达到领先水平。
该学科为宁波市重点建设学科(2018~2020)和宁波大学重点建设规划学科(2019~2022),现有专任教师21人,包括教授(研究员)7人、副教授7人,90%的教师有博士学位,是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朝气的教师团队。其中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二层次1人,浙江省之江青年学者1人,宁波大学浙东青年学者2人。聘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罗跃嘉教授为宁波大学“包玉刚讲座讲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周欣悦教授为宁波大学“甬江学者”讲座教授。
近年来,学科发展方向明确,科研成果势头强劲。学科教师获批主持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16项,在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发表论文12篇、SCI和SSCI期刊论文23篇、CSSCI期刊论文38篇、学术专著1部,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在国内外取得较好的影响,学科发展势头强劲。
注重加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训练,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先后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宁波大学“卓创”学位论文4篇,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研究生第一作者在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发表论文6篇,在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5篇,并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考入国内著名985/211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目前,学科建有先进的心理学实验室,有效使用面积为700平米,大型仪器设备总价值为600万元。包括64导脑电记录系统2套、32导脑电记录系统2套、多类型眼动追踪系统2套、32导生物反馈记录系统、交通模拟驾驶舱、经颅直流电刺激系统(tDCS)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和基础条件。
01 基础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功底和熟练的实验研究技能的心理学高级专门人才,为国内外心理学博士培养基地输送优秀生源,并为社会机构输送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该方向目前设有“社会认知与决策”研究生培养方向。该培养方向围绕人工智能与社会认知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集中探讨群体交互的认知神经机制、以及人机互动的社会知觉与情绪特点,旨在解释社会交互过程的内在运行机制,为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研究提供科学原理;在社会认知研究基础上,重点探讨消费决策、群体决策以及信任、公平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旨在阐明公平、信任与合作等社会问题的心理学基础,为助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积极社会心态提供科学依据。该方向上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研究成果发表于《Psychological Scie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在该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
0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要培养在教育领域和科研部门从事儿童青少年和老年教育与科研的高级心理学人才,并为国内外心理学博士培养基地输送优秀生源。
该方向目前设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方向。该培养方向对接国家素质教育工程,围绕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行为与生涯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集中探讨了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语言阅读与生涯发展等关键性问题,为学校心理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等实践问题提供了指导。该方向在儿童汉语阅读能力发展、学校欺凌攻击行为、学生生涯发展等领域开展了长期追踪与系统研究,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心理学报》、《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
03 应用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旨在培养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中从事心理学应用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为国内外应用心理学博士培养基地输送优秀生源。
该方向目前主要设有“健康心理学”研究生培养方向。该培养方向对接“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围绕特殊人群(成瘾行为戒断、残疾人社会融入、积极老龄化)和亚临床人群的心理与行为问题,集中探讨了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形成机制,为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居民心理健康与和谐建设提供了心理学依据。该方向上主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2项,系列成果发表在《心理学报》、《Aging & mental health》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