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1-07 阅览数:

各有关单位:

根据教育部《关于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教社科司函[2013]256号),为加快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加强新时期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继续设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现将2014年度本专项一般项目具体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资助额度

本专项一般项目公开招标,每项资助经费10万元左右,申报须参照指南(见附件)。

二、研究周期及成果形式

研究周期原则为2年,特殊项目经批准可延长1年;最终成果应为研究报告、专著或论文,其中研究报告为必选项。

三、申报范围及申报条件

1.本专项限全国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申报,每校限报2。申请者应为上述高校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在编在岗教师,鼓励各高校联合企业及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研究。

2.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1个项目。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3.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专项:

(1)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负责人;

(2)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11年(含)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

(3)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结项需附相关证明);

(4)申报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其他类别项目者。

4.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青年、后期资助、西部和单列学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本专项。

5.自2015年起,连续2年(本次指2013、2014年)申请教育部一般项目(含专项任务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1年本专项申请资格。

四、申报办法和申报程序

1.本专项采取网上申报方式。

 

2.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以下简称社科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程序及流程以该系统为准。

3.2013年12月27日开始项目网上申报。申请者可登录社科网申报系统下载《申请评审书》,按申报系统提示说明及《申请评审书》填表要求用计算机填写、打印《申请评审书》。

有关项目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社科网。联系电话:010-62510667,手机:15313766307、15313766308,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4.有意申报者,请于2014年2月22日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email protected]同时提交申报书纸质版2份,其中一份加盖所在单位公章;提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报一览表》(详见附件2)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各1份。汇总表内容必须与申请书中内容相一致。由人文社科处统一上传。

5.申请书封面--学校代码是11646

五、其他要求

1.各申报单位网上提交的《申请评审书》和签字盖章的纸质件数量与内容要确保一致,否则不予受理。各单位纸质《申请评审书》要按照《申报一览表》顺序排序,以便核对。

2.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个人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

3.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4.各申报单位应严格把关,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真实,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如违规申报,将予以通报批评。

5.“课题管理费”一栏请填写0.2万元。

 

6.关于纸质版,在“项目承诺书”处必须有本人亲笔签名和日期;课题组主要成员签名处必须要有签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处请统一补充日期为2014年3月3日。

联系人:夏亚莉 电话:87609129(889129) E_mail:[email protected]

附件1: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指南

附件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申报一览表

人文社科处

2014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