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剪的是一只老黄牛,它每天都很勤劳的耕作劳动”,三年级小朋友翁索拉说。一旁的助教老师补充道“我们中国人就是有老黄牛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小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老黄牛精神,一步一个脚印的把事情做好”。近日,宁波大学“非遗种子课堂”公益团队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合作共同开展剪纸教学公益课,教小朋友将党的故事与精神“剪”出来。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辛丑牛年,宁波大学有这样一群师范生,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团队成员们提前做好功课,结合四史教育内容,在众多精心设计的剪纸课程中选取了党徽、黄牛和简易汉字的剪纸课程。课堂上,宁波大学学生李婧从材质、历史、用途入手对剪纸进行了介绍,在展示精美作品同时,让同学们感受剪纸艺术之美。
“中国共产党的党徽是由一把镰刀和锤子组成,镰刀代表农民,锤子代表工人,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才有了中国共产党”,小朋友们从了解党徽构成到亲手绘制党徽,再到最终完成剪纸作品,通过助教老师不断的科普与讲解,同学们在学习剪纸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内心埋下了红色的种子。
实际的动手操作环节,小朋友们热情高涨,纷纷发挥想象,在原有讲课基础上进行创新创造,成功完成了各自的作品,课堂氛围一度超出团队成员们的预期。活动最后,团队成员将同学们的剪纸作品进行了张贴展示。“童心看非遗、争做火炬手”,在寓教于乐中小朋友们接受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熏陶。
据悉,宁波大学“非遗种子课堂”公益团队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整合宁波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影像资料收集与课程设计等方式促进非遗传承。目前已制作出剪纸、农民画和竹编等十余种非遗课程教材,并在中小学生及家长群体中推广,同时也在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旨在提高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弘扬中华民族工匠精神,提振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