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第55期甬江沙龙(研究生毕业论文专场)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1-01-12 阅览数:

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史研究所主办的“甬江沙龙”自创办后,陆续推出了常规主题、“老师的老师”、学术名家、跨学科等众多系列的专题活动,新年伊始,研究生毕业论文专场形式全新开启,并将常态化,旨在促进学术交流、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202116日,该主题首次活动(55期甬江沙龙在西区实验楼307室顺利举办。本次沙龙由于潇副教授主持,主讲者是所内5名毕业班研究生,分别为张健、王锐、许光亮、姜洁和盛志财,吴黛舒教授、吴小鸥教授、康绍芳副教授与20多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

本次沙龙共分为五个主题,各报告人基本上从论文选题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主题一是“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符号学解读”,报告人为张健。他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结论等内容。论文以“莫里斯的符号三分理论”为基础,阐述了不同时期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特点,从符构、符义与符用三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一主题,同时提出了该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预定计划。

主题二是“一套性教育读本的叙事研究——从教育责任的角度”,报告人为王锐。她指出近年来,我国儿童性问题增多、性侵害频发,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我国的儿童性教育仍很落后,这是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接下来,她阐述了已有研究的情况,介绍了该研究使用的叙事法、访谈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并从读本故事之创作篇、实践篇、影响篇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套性教育读本。最后阐明了各方责任和存在的问题。

主题三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中国留学生旧踪”,报告人为许光亮。许同学首先述评了国内、国外数十位学者关于留学史的学术成果,然后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留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十三位学者为研究对象,探寻他们出国前、留学中、学成归国的历史踪迹,回顾与检视在全球顶级教育研究生院学习的留学生们对美国教育学的吸收与传播,理清十三位博士与桑代克学派的联系,揭示出美国教育学与中国教育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的关系。

主题四是“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研究——基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九年级)》教科书分析”,报告人为姜洁。她指出中小学教材是教育启蒙的核心文本,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直接影响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接着,姜同学厘定了“国家形象”、“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制》”等核心概念,通过内容分析法将《道德与法制》教材中关于国家形的象内容划分为五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以教科书中的知识及图像为基础,检视教科书是如何呈现、呈现怎样的国家形象的。

主题五是“流动的袖章:中小学班级卫生检查研究”,报告人为盛志财。他介绍了作为卫生检查制度的袖章在其型构、工艺技术、材料、颜色、文字等特点在历史变迁中的不同变化。接着从人员结构、检查内容及其检查制度、袖章的行政功能三方面入手,对班级卫生检查的分工与协作进行分析,论述了袖章与学校卫生检查的关系,认为学校确立了一种关于卫生检查的话语。盛同学从多维视点出发,对班级卫生检查进行事件化分析,介绍了班级的卫生检查主要包括的内容标准。班级卫生检查的惩戒内容则包括通报、扣分等方式,这些惩罚使犯错的学生被置于一种可见状态。与学校中奖惩制度相联系的是荣誉级别体系,表彰活动作为袖章的见证,旨在激励学生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但是随着荣誉称号的符号化,表彰活动也逐渐成为一种对学生进行制度化管理的方式。

各报告人分别汇报各自主题后,与会师生们分别对每篇论文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许多改进建议。本次沙龙历时四个多小时,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毕业班同学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明确了接下来的努力方向,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