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雪门讲坛”第二十一次学术报告会于2020年12月18日下午在腾讯会议课堂成功开展,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博士、现为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学前教育系讲师林兰博士做了以“民族志与儿童同伴文化研究”为主题的报告。本次活动的参加者有宁波大学及上海师范大学在内的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与导师、教研实践基地的部分教师参加。此外,王友缘博士作为主持人及点评人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于下午1:00开始。首先,林兰博士从儿童同伴文化的质性研究出发,介绍了儿童文化研究的两种方法与儿童同伴文化的内涵,并详细介绍了她民族志的研究之旅,提出了民族志的内涵与选择民族志的原因。林兰博士还对民族志研究方法做了具体的介绍,指出针对幼年儿童进行的民族志研究具有三个特征:持续性与参与性,微观性与整体性,反思性与自我修正性,以及支撑民族志研究步步深入的核心特点:扎根田野、参与式观察、持续反思,最终获得“当地人”的视角解释问题的丰富资料。其次,林兰博士介绍了儿童同伴文化的田野研究的具体过程,并以展示实际案例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研究者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与角色塑造,指出研究者的角色定位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角色塑造,二是身份管理,三是消极等待。再次,林兰博士从田野资料的收集、分析及理论建构的过程展开详细论述,并且十分详细的介绍了田野资料的整理与编码的过程与方法,并提出做质性研究需要研究者稳扎稳打、深入积累的要求,加深了大家对于质性研究的认识以及激发了对于田野研究相关的思考。最后,林兰博士阐述了研究之后的总结梳理与对研究效度及研究伦理问题反思,并同在座师生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
此次报告会一直持续到3:00才结束,陶志琼教授对此次报告作了总结性点评。林兰士精彩的分享引发了大家对儿童同伴文化的田野研究兴趣与深刻思考,在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途径等方面给予大家新的思路与启发,同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耐心面对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并努力去克服!(撰稿人:高晨昱 刘凤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