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10
日
下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康宁教授莅临我院,在安中大楼碧华厅为我院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教育研究面面观”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贺国庆院长主持,近百名师生参加了论坛。
吴康宁
教授从“公私结合”的研究旨趣、“目中有人与目中无人”的研究态度、“从生到熟——以熟溶生——化熟为生”的研究路径等九个方面和研究生同学们谈了如何做教育研究。
吴
教授鼓励同学们将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培养“公私兼顾的”旨趣。在做研究初期,应“目中有人”,这反映在研究综述的撰写应“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同时敢于创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积极主动地变“他言他思”“我言他思”为“我言共思”“我言我思”。在研究路径上,他主张“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再知——从疑知到确知”的过程。紧接着,
吴
教授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这三大教育学支柱学科入手,分析它们“对人的认识”和它们各自对“真”“善”“美”的不同侧重,呼吁“教育研究的功夫应在教育学科之外”,主张“做实基础,增加底蕴”。而在文章写作和阅读上,
吴
教授认为应该把握魂灵、寻找关键词,处理好独立思考与交流碰撞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出学界和大众都能认可的“雅俗共赏”的作品,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再认识问题”的无限循环中,提高研究的实际效益,最后,他提醒大家应该保持研究的活力,刻苦研究的同时把握研究的灵巧性。
讲座中,吴康宁教授结合教育图片、研究实例,并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对研究生在做研究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主要困难进行一一关照,内容充实、语言幽默平实,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一气呵成,其认真严谨的态度,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