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7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应邀做客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314讲),在西区实验楼211报告厅做了题为“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新教学”的学术报告。会议由电竞博彩-电竞博彩app
院长贺国庆教授主持,20余名教师和200余名学生与会。
崔教授围绕“新课标有哪些突破”“新教学新在哪里”“教案如何变革”等问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解读,分享了他的相关研究成果。
首先,崔教授指出新课标主要有两大突破: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核心素养是课程独特的、关键的、共同的育人价值,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和反思性。如果说核心素养体现了一种理想的完整的育人蓝图,那么学业质量就是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综合表现,反映了学生实际的学习结果。学业质量超越了聚焦于知识点目标的内容要求,更侧重于学生学习知识后能解决什么问题、完成什么任务,应成为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接着,崔教授将新课标背景下新教学的特征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坚持素养导向,核心素养通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层层细化,其中以大单元为单位开展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二是强化学科实践,强调学习像学科专家一样思考与行动,使用各个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运用知识。三是推进综合学习,通过学科内知识整合、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知识与知识、生活与知识、自我与知识的联结。四是落实因材施教,澄清课程内容实际上是有组织的学习经验,教学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最后,崔教授针对传统教案存在的八大问题以及教师日常备课的误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案形式——单元学历案。单元学历案从教师立场走向学生立场,从关注“教师怎么教”走向关注“学生何以学会”,从一节零碎的课时走向一个完整的单元,为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具体化的实践方案。其中,评价任务是检测学习目标达成与否、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而学后反思则是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必要环节。
在报告的尾声,参会学生从如何引导中小学生关注核心素养发展、如何让中小学生愿意使用学历案、新教师如何成长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疑惑与问题,崔教授一一给予了详细解答。本次报告在充分的对话交流中圆满结束。(毛玮洁供稿,柯昱如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