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1月24日(周三)下午1:30—5:00
地点:西区实验楼307室
主办:教育学原理与教育史研究所
学术主持:康绍芳博士
主题1:德育助推:关照道德直觉的德育实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助推理论视角下青少年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BEA190111>中期检查)
报告人:梁明月博士
内容简介:道德心理学情感革命以来,以社会直觉理论(SIM)和双加工理论(DPM)为代表的研究认为道德判断并不完全遵循理性主义传统,而是道德直觉和道德理性共同作用的产物。设计启动道德直觉的德育架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温和而自然地引发人们更合理的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这种既保证个人自由,又引导道德动机和行为的做法便是德育助推。具体到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值得尝试的德育方法包括:关照情感的直觉力量,拉近师生和生本的心理距离;以及利用直觉的锚定效应,重视德育环境、默认道德规则和身边人的道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主题2:人体器官与结构漫谈(跨学科专题)
报告人:陈一勇博士
内容简介:人体由运动系统、脉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九大系统构成,每个系统又是由共同完成某种功能的数个器官及结构组成。各器官和结构的名称蕴含着我们了解它们的“密码”,如第一颈椎atlas源自腊神话中的擎天神,孙髌是由于被挖去髌骨而得名,连结左右大脑半球的结构胼胝体,来自于成语“手胼足胝”,而科学家Roger W.Sperry因为研究与胼胝体有关的裂脑人于1981年获得诺贝尔奖。漫谈以系统为线索,选取人体部分器官及结构(部分骨、肝、脑等),分享与之命名有关的人文历史、临床病理及科学研究进展等相关内容。
主题3: 不同类型社会规范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影响
报告人:陈倩颖
内容简介:心理学已经证实不同类型社会规范,尤其是描述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对个体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该研究将探索这种影响在教育环境中的表征。研究通过社会实验法,以N市LF教育机构58名青少年为样本,探讨强制性规范和描述性规范对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影响,前者识为“INI”,后者标识为“DEI”。研究证实:1.“INI”与“DEI”差异非常显著(p=.002)。2.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INI”和“DEI”有所不同。6-8岁无显著差异(p=.168);9-11岁差异非常显著(p=.004);12-14岁差异临界显著(p=.081)。该结论说明8-9岁是不同社会规范对儿童道德行为产生影响的关键时期。3.在教师主体条件下,“INI”与“DEI”差异非常显著 (p=.005) 。这种差异在不同年龄段儿童身上的表现有所不同。6-8岁无显著差异(p =.195);9-11岁差异显著(p=.027);12-14岁差异临界显著(p=.069)。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社会规范对青少年影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