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博彩

心理学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24-04-09 阅览数:

宁波大学心理学科始于2001年师范学院心理学教研室,负责教育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2003年获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05年获批应用心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7年增设应用心理专业硕士授权点。目前,本学科为宁波市重点建设A类学科、宁波大学重点建设规划学科。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宁波市优势特色专业。2020-2022年在上海软科中国最好的大学学科排名中连续排在第24-26位(位列22%);近来,心理学专业在邱均平全国最好专业排位在前10%,为五星级专业。

心理学科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名,副教授/副研究员7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2.3%。其中,浙江省高校领军培养计划拔尖人才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人,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2人,宁波大学浙东青年学者2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5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发表论文15篇,国外SSCI或SCI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CSSCI、CSCD及人大复印资料转载论文54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

近年来,心理学科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以及对国民生命与健康问题的社会关切,坚持基础研究带动应用研究的建设原则,以社会心理学基础研究为学科引领,围绕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促进和提升社会群体生存和生活质量为学科应用方向。

目前,学科建有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社会认知与决策”、“学生发展与教育”和“临床心理与健康”,以及三个应用方向:临床心理与健康促进、学生发展与生涯教育、企业管理与产品设计。

特色方向一:社会认知与决策方向。围绕社会认知领域前沿科学问题,探讨人机互动的社会知觉与情绪特点与群体交互的认知神经机制,旨在解释社会交互过程的内在运行机制,为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研究提供科学原理;探讨消费决策、群体决策及信任、公平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旨在阐明公平、信任与合作等社会问题的心理学基础,为助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积极社会心态提供科学依据。

特色方向二:学生发展与教育方向。对接国家素质教育工程,围绕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行为与生涯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探讨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语言阅读与生涯发展等关键性问题,为学校心理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提供实践指导。

特色方向三:临床心理与健康方向。对接“健康中国2030”发展纲要,围绕特殊人群(成瘾行为戒断、残疾人社会融入、积极老龄化)和亚临床人群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探讨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与行为形成机制,为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中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心理依据。

目前,学科建有先进的心理学实验室,有效使用面积为700平米,大型仪器设备总价值900万元。包括64导脑电系统、便携式脑电4套、近红外脑电记录仪2台、眼动追踪系统3套、生物反馈记录仪、交通模拟驾驶舱、经颅直流电刺激系统(tDCS)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平台和基础条件。

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先后获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5篇、宁波大学“卓创”学位论文4篇,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研究生第一作者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10篇,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5篇,并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考入国内著名985/211高校攻读博士学位。

近年来,我们主动对接浙江省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在积极老龄化、学校心理辅导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技能培训、社区心理健康促进等领域持续开展时间服务,在人机交互领域结合基础科研优势也开展了一些探索和创新服务。开展的相关社会心理服务,获得全国妇联以及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相关奖项与荣誉,学校生涯发展与教育指导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并被凤凰网、《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等多家媒体宣传和报道。

宁波大学心理学科依托宁波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浙江省重点大学建设目标,迎来心理学学科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期。心理学科团队团结一心,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科研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为把心理学建设成为宁波大学特色鲜明的、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性学科而奋斗!